设备:Z8350的Mini-PC,2G+16G的配置,H3C的定制机,原型是杰和Giada的F210U(如下图),接口和F210U差不多,阉割功能如下:减小存储到16G,取消内部Mini PCIE与mSATA接口,取消板载的WIFI蓝牙/3G SIM卡/IR红外线/外置天线,去掉COM口,去掉JAHC(杰和的无人值守功能)。

再来一张找到的内部PCB图片

折腾记录如下:

一、安装系统

购买回来主要还是想要安装Linux,首选的就是Ubuntu,先后实验安装了Ubuntu24.04与Xubuntu24.04(安装过程中可能需要选safe graphics模式),均不能正常完成安装流程,测试了直接启动已经安装完成的Ubuntu24.04,可以正常使用,说明系统完全支持,仅是安装过程出错。

转换思路,先安装Ubuntu server 24.04,因为我们只有16G的内存,所以这样还能有效的节约存储空间。安装过程中最好插上网线,并启用网卡,具体内容简单,可参考网络内容。

安装完成后重启,输入命令安装xubuntu-core。
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upgrade
sudo apt-get install xubuntu-core

安装后可能需要解决部分问题,如:

1、安装xubuntu-core后重启出错,需要修改Grub启动参数:

重启系统,在 GRUB 启动菜单中选择你的内核版本,按下 e 键进入编辑模式。
添加或修改内核参数:在以 linux 开头的行中,在末尾添加以下参数:
nomodeset
按下 F10 或 Ctrl + X 启动系统。后续需要将nomodeset写入GRUB配置文件

2、启动过程中午splash画面:

确保内核启动参数中包含 quiet splash。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:
编辑 GRUB 配置文件:

sudo nano /etc/default/grub

找到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,确保其值为:

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="nomodeset quiet splash"

保存文件并更新 GRUB:

sudo update-grub

重启系统:

sudo reboot

3、网络管理器看不到网络

根本原因是Ubuntu server自己建立了一个网络配置,删除后重新建立即可。

最后安装了baota,发现其实硬盘占用还是挺高的,最终剩下了4个G左右空间。

4、后续测试

后续中,安装ubuntu或者xubuntu时,通过直接删除/etc/apt/sources.list中的CDROM源解决了安装出错问题,应该是虚拟CDROM出错,安装xubuntu试用了下,Linux系统下音频驱动有问题,耳机孔无法输出。后又试用了下Tiny11,开机内存占用900M-1.3G之间,CPU占用60%左右,但真用起来CPU动不动100%导致卡顿,2G内存倒是没有成为卡点。

二、扩展硬件功能

这块主板阉割的功能,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用的就是mSATA接口和无线网络。通过一番研究及请教,实现了mSATA接口,mini-pcie接口没有采用,毕竟没有合适的硬件。无线暂未测试,主要是全金属外壳,要外置天线,实在不太好好看。

要实现mSATA接口需要如下元件:mini-pice高度8.0H插座一个,附带一个8.0H的铜柱,ASM1153E芯片(USB转SATA桥接)一个,3225贴片25Mhz无源晶振(10pf)一个,3012贴片4.7uH电感一个。

焊接如下图:

中间还有小插曲,我买的晶振应该是坏的,导致一直无法成功,折腾了很久。遗憾的是这个mSATA接口走的USB2.0,读写速度就很一般了,将就够用吧。

后续我还是直接将eMMC 16G 拆换成了 eMMC 64G,写入速度也提高到了100MB左右

三、机器的一些特性和优缺点

16G的EMMC读写速度一般,140MB左右的读,48MB左右的写。

将它与Dell Wyse3040比较的话:

优点:体积也还不错,扩展性也还行,比如有TF卡能加mSATA,显示有VGA+HDMI比只有DP的Dell要强。

缺点:板子做工还行但是也算不上精良,全金属铁外壳比较重,实际散热和Wyse3040铝散热相当,但是如果和加大散热器的Wyse3040相比,夏天很可能成为闷罐子,普通负载下温度都能相差几度。Linux系统下音频驱动有问题,耳机孔无法输出,只能从HDMI输出,但Wyse3040就没这个问题。